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國內外一線、二線正極材料廠商大多宣布了體量驚人的三元材料投擴產計劃,這意味著國內正極設備企業(yè)將在未來1-2年年內,擁抱廣闊的市場空間。
正極材料擴張升級,材料設備也將乘勢而起。
伴隨新能源領域對動力鋰電池需求的不斷增加,在保證體量的基礎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發(fā)展路線也趨于明朗:磷酸鐵鋰囿于理論能量密度,市場被限制在增速放緩的客車市場,充滿潛力的乘用車市場,高鎳三元材料有望成為未來正極材料的絕對主力。此種情況下,國內正極材料企業(yè)擴產、產線升級舉動明顯,為國內正極材料設備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契機。
與其他動力電池材料擴產顯著的情況不同,正極材料由于此前鋰離子電池消費領域市場相對穩(wěn)定,正極材料行業(yè)壁壘、產品毛利率低,技術更新迭代快,因此在過去的多年里,正極材料并未出現過大規(guī)模的產能擴張現象。與之對應,國內正極材料設備企業(yè)的發(fā)展也較為緩慢,并在實際生產運營中存在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產品良率低等弊端。
但在政策和市場的持續(xù)支持下,今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持續(xù)增長,并表現出明顯的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正極材料領域由來已久的技術路線之爭也以三元材料占據上風而逐漸收尾。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統(tǒng)計顯示,2017年1-10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共計17.7GWh,其中三元動力電池達8.6GWh,占比約48.59%;磷酸鐵鋰電池達7.9GWh,占比約44.63%。在這場由來已久的技術路線之爭中,三元材料已經占據了明顯優(yōu)勢。
因此,國內外一線、二線正極材料廠商大多宣布了體量驚人的三元材料投擴產計劃,這意味著國內正極設備企業(yè)將在未來1-2年年內,擁抱廣闊的市場空間。
數據顯示,國內正極材料產線單位投資額較高。具體來看,NCM523產能5000噸/年的產線投資額為2-3億元,NCM622相同產能的產線投資額為4-5億元,鎳含量更高的產品由于技術壁壘更高,相應產線投資額也將更高,國內正極產線設備廠商或將因此受益。
▼國內外正極材料擴產情況
觀察表格信息不難發(fā)現,除了“簡單粗暴”的宣布擴產外,國內部分正極材料企業(yè)已在著手高鎳正極材料產品布局,而這當中暗含著國內正極設備企業(yè)的第二個市場增長點。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從科研和實際生產的角度來看,在鋰離子電池體系中,能量密度更高、生產成本更低(鈷含量減少)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基本沒有被替代的可能。
實際上,近年來國內高鎳三元材料的生產技術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正極材料廠商已小批量推出高鎳三元材料NCM622、NCM811及NCA等產品。一旦性能更優(yōu)越的高鎳材料產品通過主流廠商認證,高鎳材料擴產將成為正極廠商的工作重點。
但高鎳正極和低鎳正極產線無法通用,具備“往上兼容,往下不兼容”的特性(例如:NCM622產線可兼容生產出符合品質要求的NCM523,但NCM523產線卻無法生產出滿足品質要求的NCM622),因此當前主流產線轉向生產鎳含量更高的正極材料產品時,設備產品也面領著同步更換的需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市場上高鎳正極材料的供應主力為海外企業(yè),國內無法大批量供應高鎳材料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國內正極材料生產設備在氣密性、接口穩(wěn)定性、生產順暢性等方面仍與國外產品存在差距,而采購國外設備產品則意味著相對更高的生產成本、不穩(wěn)定的設備交付周期及受限的售后服務。
但即使如此,國內已推出量產高鎳產品的企業(yè)也多采用國外進口設備,而預備進軍高鎳領域的正極材料企業(yè)也將優(yōu)先考慮日/韓/德企業(yè)出產的成熟設備產品。
誠然,這種差距難以迅速縮小,但在市場熱點的帶動下,相關企業(yè)對高鎳正極材料設備的重視程度、研發(fā)投入明顯增加,或將加快海外高鎳正極材料設備的替代進程。
轉自高工鋰電